<ul id="ouw02"></ul>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焦點短訊!中秋節古詩四句李白 詩詞賞析

    2022-11-21 10:23:39來源:互聯網  

    八月十五,大唐,長安,皇城興慶宮內,唐玄宗正在做著一場綺麗玄幻的夢。

    傳說,正是這個夢,不僅成就了一首名曲——《霓裳羽衣曲》,更使得一個節日開始在民間盛行。


    (資料圖片)

    這個節日就是中秋節。

    唐玄宗所夢見的便是嫦娥飛升月宮的場景。據說玄宗在夢中聽見月宮內仙樂縹緲,精通音律的他記在心中,醒來便叫楊貴妃譜曲而成《霓裳羽衣曲》,宮樂齊奏,舞蹈裊裊,熱鬧非常。

    玄宗夢月宮而得《霓裳羽衣曲》的風雅故事,使得天下百姓一下子來了興趣,也開始聚集親人拜月祈福、賞月亮吃美食,看美景,歌舞相樂。從而中秋節大為盛行,并成為固定節日。

    相比拜月,大家更加感興趣的便是賞月了。我想,也許他們也想一睹月宮之中嫦娥的仙姿。

    事實上,自古帝王便有祭祀月亮的活動,這是先祖們對日、月,也就是天地萬物的敬畏與崇拜,祭祀活動,目的是為了感謝與祈福。北京有名的建筑月壇就是明朝皇家祭月的場所。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天子在春季要祭祀太陽,在秋季要祭祀月亮,以祈求天下五谷豐登。在民間,中秋也有慶豐收的活動。

    唐玄宗的傳說真假難辨,但是中秋節在唐朝盛行民間卻是真的。而中秋節所蘊含的中國人的情懷也不僅僅是拜月祈福、慶豐收,更多的是望月寄思鄉之情。而思鄉之情的本質,是思親,渴盼著與親人的團聚。

    月亮的陰晴圓缺正對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望月思團圓的情懷,早在先秦時代便有了。《詩經·國風》中有這樣一篇望月相思的民歌《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這首古代民歌,以“月出皎兮”描述了寫作的背景。大概的意思是作者在明朗的月亮之下思念自己心中的姑娘,望月光之皎潔而想起純潔的佳人,而這佳人應該也正在月亮之下緩步而行,款款望月,明媚動人。

    《月出》正是表達了望月而忍不住思念佳人,想與佳人團圓的情感。

    魏晉時期樂府中也有“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這樣望月寄情的詩句。可見到此,月亮正在慢慢落日詩人的口袋。

    唐宋,寫月亮寄情的詩詞數不勝數。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李白的《靜夜思》、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的《月餅》、張九齡的《望月懷古》。

    下面就從這四首詩詞入手,具體分析中國人的中秋情懷。

    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酒猖狂的李白也有憂郁的時候,當面對一輪明月,腦海中想起故鄉的親人,內心對權貴蔑視而堅硬的心瞬間變得柔軟。中國人強烈的家族親族觀念與團圓的祈盼,讓那些無論遠離故鄉多遠的人心中總有一根線,牽系著故鄉的一切。

    床前明月,猶如地上冷霜,秋深之夜,更顯得冷冷清清。“舉頭”與“低頭”之間,天上的月亮之圓與人間的“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思故鄉,意在思故鄉親人。

    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有人贊其絕妙古今。言語簡單直白,而深情不淺。讀來不僅朗朗上口,更覺情思生動。

    李白的中秋情懷是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寫這首詞時,在密州,與弟弟蘇轍已經七年沒有見面了。蘇軾與蘇轍從小感情深厚,當年父子三人一同進京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后來各有官職,分散各地,長年不能見面。

    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蘇軾在中秋之夜,大醉之后,對著圓潤的月亮而思人間的團圓,想起與弟弟久別而不得重逢,不禁傷感,傷感之余又思考了一下宇宙人生的哲學。

    蘇軾的詩詞里,總有他的曠達與通透,面對月亮的陰晴圓缺,明白人間的悲歡離合不過是生活中最為平常的事情,千古難全。所以,與其埋怨,不如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

    蘇軾的中秋是樂觀的對親人的祝愿之情。

    蘇軾的《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這首月餅詩很有意思,蘇軾不愧為文壇上最著名的吃貨,一邊哭一邊吃月餅。月餅在當時還不叫月餅,而叫小餅,正是因為蘇軾的這首《月餅》流傳開來,從此宮廷上、江湖中才有了月餅這個稱呼。

    雖然月餅不是蘇軾發明的,但月餅這個稱呼因他而來,所以也有人稱蘇軾為“月餅之父”。

    月餅一直是中秋的標配,沒有月餅的中秋是不完美的。中國人把對月亮思團圓的情懷也融入月餅之中,幾乎所有的月餅都是圓如中秋天上月。

    吃月餅與望月的所蘊含的中秋情感是一樣的。

    張九齡的《望月懷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唐玄宗時期的宰相。這首《望月懷古》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

    第一句“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恢弘大氣,后面“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的意境又細膩生動,整首詩開合有度,意境優美。而“相思”之情,即思念親人之情融于意境之中,不只生動,更是深情。

    最后一句“不堪”“還寢”又表現出作者的樂觀。思而不見,不如夢里相逢。

    這首寫中秋的懷古詩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與蘇軾的“千里共嬋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相比蘇軾的望月思親情懷,張九齡的情感表達要委婉含蓄許多。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千年前的月亮還在,千年前的人已隨煙云散,然而數千年來,中國人中秋望月寄情的情懷猶在。古人那時候受制于交通而不能夠經常與親人團聚,現代人受制于生活而不能經常與親人團聚。

    古人常漂泊天涯,今人也是如此。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從未改變。

    人對故鄉的情感也未改變。甚至今人的鄉愁情節更甚于古人。因為故鄉的變化,讓我們對故鄉的記憶都變得單薄。故鄉已不再是當年的故鄉,所有的鄉愁都是我們與童年記憶的一場靜默獨白。

    而這種獨白在中秋月圓的氛圍里,顯得更加深沉。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