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持續助力消費回升。從各大電商平臺日均包裹數量激增和配送網絡升級等方面,變化可見一斑。來自拼多多的統計顯示,截至3月底,平臺日均物流包裹數約5000萬個;5月以來,這個數字超過6500萬個。
在云南蒙自洋蔥產地直發至一線城市消費者的洋蔥打包車間里,工作人員正將一個個快遞包裹送至順豐冷鏈運輸車前裝箱。隨著拼多多農產品上行的優勢不斷凸顯,蒙自地區在三四年里已涌現2000多家拼多多商家,在當地已能實現省級分撥待遇,新鮮農產品當日即可直發全國。
疫情期間,美團配送完成5622萬送往全國醫院的訂單,同時吸納79.15萬名勞動力成為外賣騎手。外賣小哥把米、面、糧、油、藥品等生活必需品送到用戶手里。這些小哥背后的技術支撐,是美團配送在2800個城市、超過1萬個配送站建立起來的“分鐘級”配送網絡。
來自京東的數據統計,今年2月疫情最為嚴重時,京東向武漢輸送了大量醫療物資。從1月21日至3月31日,京東物流累計承運醫療應急物資超過7000萬件,總重量超3萬噸。1月24日至2月2日期間,京東為消費者提供1.89萬噸米面雜糧、1.5萬噸生鮮產品、180萬瓶消毒液等。
對產業帶的中小企業和鄉村農戶來說,電商配送網絡給其帶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會。阿里旗下的菜鳥供應鏈,打通全國145個產業帶,將超過4.5萬個工廠和消費者直連,大大增加了商家和產業帶的獲客機會。菜鳥與通達快遞共同打造的鄉村物流網絡,深入3萬個鄉村幫助農產品進城。
今年以來,各電商紛紛升級配送服務,打造更普惠的配送方式,與生態合作者共同建設“新基礎”設施。
最近,美團配送品牌宣布將開放戰略再升級,數字化助力1000萬家門店,提供20萬個深度配送解決方案,并且繼續向社會提供300萬個就業崗位。京東快遞正在持續加碼航空樞紐建設,進一步增開無錫到天津的全貨機航線,從而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與京津冀三大“經濟高地”的空中串聯。菜鳥的全球供應鏈在承擔世界范圍的救援運輸外,繼續成為海外品牌進中國、國內外貿商家出海的主要通道。菜鳥通過聯合新疆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海關和鐵路站,啟動跨境電商“阿拉山口模式”,包裹從以往在內地等待中歐班列,變成從新疆阿拉山口隨到隨走模式,讓中歐物流提速10天。(記者 欒吟之 李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