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產電影崛起彰顯文化自信——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四

    2023-08-22 12:46:21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國產電影崛起彰顯文化自信——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四

    新華社記者王鵬、許曉青


    (資料圖片)

    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7時,《消失的她》《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熱烈》《孤注一擲》等一批影片在暑期檔上映,我國電影2023年暑期檔票房達178億元,超過2019年177.79億元的票房成績,創造了新的暑期檔票房紀錄,觀影人次已超過4.35億。

    這是我國電影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我國電影市場重點檔期影片口碑提升、票房數據亮眼、類型日益豐富,電影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電影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我國電影創作潛力巨大、電影市場積極向好,在彰顯文化自信的同時,也為我國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滋養

    盛唐的恢弘氣象、唐詩的深邃意境、詩人的交往故事……今年暑期檔,《長安三萬里》獲得觀眾廣泛贊譽,收獲了超17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列我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榜第二位。

    同樣引起關注的,還有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影片深入挖掘封神故事所蘊含的價值觀,取得超22億元票房成績。

    從內容看,兩部影片都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富有時代感的視聽語言,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之間的連接點,展現中華文明獨特魅力。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一段時間以來,伴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我國電影人的創作靈感也因此更加豐富,創作思路更加開闊。

    《滿江紅》《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近年來,通過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中國電影人用光影藝術激活中華文化的生命力。

    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探索,在拓寬電影藝術題材邊界的同時,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注入新動力。

    今年5月23日,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揭曉。粵劇電影《白蛇傳·情》榮獲第十九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導演張險峰介紹,《白蛇傳·情》以白娘子和許仙愛情故事為基礎,融入中國繪畫藝術風格,以更奇幻的效果呈現“盜仙草”“水漫金山”等經典段落,追求戲曲與電影藝術的和諧交融。

    此外,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京劇界、電影界藝術家積極參與下,“京劇電影工程”也在持續推進,并于今年推出了《四郎探母》《紅樓二尤》等作品。這些京劇電影在保證戲曲原汁原味的同時,用電影語言講述故事、塑造人物,呈現京劇藝術之美。

    “從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中汲取精神滋養,用光影藝術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電影人用自己的努力,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了力量。”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說。

    從新時代萬千氣象中挖掘題材

    “長津湖”系列、“我和我的”系列三部曲、《狙擊手》、《長空之王》……縱觀近年來我國電影市場,新主流電影是其中一抹亮色。

    具有鮮明價值取向,同時注重提升影片藝術性,新主流電影堅持守正創新,頻頻成為各大重點檔期票房“主力軍”。

    在有關專家看來,新時代新征程的萬千氣象,給電影人積累了寶貴的創作題材;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高漲,也有利于新主流電影在受眾中引起廣泛共鳴。

    讓英雄回歸尋常煙火,逐漸成為新主流電影創作者們的共識。例如,《長空之王》既呈現年輕試飛員的英勇與果敢,也展現了他們的成長歷程;《狙擊手》以小見大,以獨特視角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生動刻畫年輕的狙擊五班戰士群像……

    “新主流電影通過對個體情感的書寫,突破了以往同類型影片對主流價值觀概念化、簡單化的表現,更好地引發觀眾的共情共振。”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院長張宗偉說。

    一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現實題材作品,帶著溫暖底色,描摹昂揚向上的時代風貌。

    《熱烈》以亞運會霹靂舞比賽項目作為題材,折射出普通人為了夢想執著向前;《奇跡·笨小孩》講述普通人在深圳奮力拼搏,展現他們的逐夢人生……這些影片關注時代背景下個體的人生際遇,致敬每一位不懈奮斗的普通人。

    “這些影片兼顧藝術性和商業性,讓觀眾感受現實的厚重、觸摸現實的溫度。這告訴我國電影人,要帶著對現實社會的深刻體察,以精誠的態度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電影作品。”張宗偉說。

    從電影工業持續發展中積累經驗

    氣溫驟降、巨浪翻滾、隕石來襲……今年春節檔,《流浪地球2》以宏大的視覺奇觀、精彩的故事講述,探索國產科幻電影發展的更多可能,折射出我國電影工業的不斷進步。

    “與前作相比,《流浪地球2》的畫面龐雜多樣,演員數量更多。我們采用3D打印、數字車床、激光雕刻等諸多技術,推動影片道具生產更有效率、制作更加精細。”導演郭帆介紹。

    2021年11月,國家電影局印發《“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努力實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性電影科研成果更加豐富,電影工業化基礎更加牢固,特效制作水平進一步提高,電影標準化體系進一步健全”。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電影工業化為我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提供動力,也讓影視行業分工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在此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國產電影呈現震撼人心的“大片感”——

    《長津湖》在前期拍攝階段,陳凱歌、徐克、林超賢率領的三大攝制組人數達到7000多人,加上后期80多家特效公司參與,影片項目的工作人員總數有1.2萬之多;

    《刺殺小說家》在文學原作基礎上完善故事線,增加了富有想象力和技術含量的視覺特效,將“小說家筆下的虛構世界”和現實生活場景相交融;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運用精湛的特效技術,刻畫了雷震子、九尾狐等生動的角色形象,片中千軍萬馬沖鋒陷陣的宏闊場面,傳遞出激動人心的力量;

    ……

    “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探索,電影市場出現了大批對于電影工業有著清晰認知的年輕創作者和從業者,他們將在推動我國電影工業化持續發展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也要利用好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讓中國電影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支菲娜說。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