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熱點 >

    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云南兩部門印發通知

    云南省教育廳 | 2023-02-02 14:09:46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89號)精神,結合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實際情況,2月1日,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做好云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改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資料圖片)

    (一)指導思想

    遵循職業教育特點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發展規律,構建分類清晰、名稱統一、科學規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暢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發展通道,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師德為先和能力為重相統一。以德能兼修為導向,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激勵教師提高師德修養和教書育人水平。

    2.堅持統一制度和分類評價相結合。建立統一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對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分類評價,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促進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

    3.堅持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相統一。創新評價機制,充分發揮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促進人才評價與使用相結合、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相銜接。

    4.堅持下放權限和強化監管相結合。合理界定、逐步下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權限,推進學校自主評聘,加強監管、優化服務,保證職稱評審質量。

    二、實施范圍

    全省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及中等職業教育教研機構。

    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可參照本通知有關規定執行。

    三、主要內容

    (一)健全制度體系

    1.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設置。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均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職稱類別。原來實行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稱和職業高中教師職稱統一過渡到新設置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系列。

    2.統一職稱等級和名稱。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只設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講師、講師、高級講師、正高級講師。實習指導教師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分設員級和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三級實習指導教師(員級)、二級實習指導教師(助理級)、一級實習指導教師(中級)、高級實習指導教師(副高級)、正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正高級)。

    3.統一后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與原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稱、職業高中教師職稱的對應關系為:原中等專業學校正高級講師、職業高中正高級教師對應正高級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職業高中高級教師對應高級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講師、職業高中一級教師對應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助理講師、職業高中二級教師對應助理講師;原中等專業學校教員、職業高中三級教師可聘任為助理講師。

    4.統一后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等級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對應關系為:正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一至四級;副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五至七級;中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八至十級;助理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一至十二級;員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三級。

    (二)完善評價標準

    1.堅持把師德放在評價的首位。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

    2.堅持符合中等職業學校特點的評價導向。結合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崗位類型和崗位特征,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實績,注重實踐教學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實績,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不再將論文、課題等作為職稱評聘的前置條件,可將教研報告、發明專利、技術突破、工藝流程、標準開發、成果轉化、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參與實訓基地建設、指導學生實習成果、指導職業技能競賽、參與教學競賽成績、參與企業技術革新、開展職業培訓等作為評價條件,尊重和認可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允許所教專業與所學專業或教師資格證標注的專業不一致的教師參與所教專業的職稱評審,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三)創新評價機制

    1.健全評審機制。進一步完善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增強專家評審的公信力。加強評委會組織管理,建立評委專家庫,注重遴選高水平的職業教育教學專家、一線教師、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和高技能人才進入專家庫。健全評委會工作程序和評審規則,建立評審專家責任制。

    2.創新評價方式。探索符合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特點、社會和業內認可的評價形式,采取上課說課、筆試面試、專家評議、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加大學校評價權重,充分結合學校開展的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等評價結果,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進行有效評價。全面推行公開、公示制度,增加職稱評審的透明度,確保評審結果客觀公正。

    3.深化自主評聘改革。逐步擴大學校職稱評聘自主權,各地結合本次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做好下一步自主評聘的準備,自2023年起,按照《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云南省教育廳關于下放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副高級職稱評審權的通知》(云人社通〔2022〕61號)精神,實行中等職業學校副高級及以下職稱自主評聘改革。

    (四)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

    1.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是教師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和關鍵環節,崗位聘用是職稱評審結果的主要體現。各地各校要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擇優推薦符合條件的教師參加職稱評審,取得資格之后應聘用到相應的專業技術崗位。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強聘后管理,在崗位聘用中形成競爭擇優機制,實現人員能上能下,調動所有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對此次改革前已經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但尚未被聘用到相應崗位的人員,在聘用到相應崗位時不再需要經過評委會評審。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辦法,待崗位空缺后,按規定程序擇優聘用。

    3.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的動態調控,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有保有壓,高級崗位比例可體現學校差異,向辦學規范、管理高效、教育質量高、服務貢獻大的學校適度傾斜。高級、中級、初級內部各等級的結構比例,按照國家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于實現崗位能上能下的學校,在高級崗位配置時可給予適度傾斜。正高級職稱按省規定執行。

    四、實施步驟

    為確保改革工作的積極推進和穩步實施,具體工作如下:

    (一)本通知印發后,各校填報《云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資格過渡登記表》,經公示無異議后,按照隸屬關系統一報送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二)根據核定的教師崗位結構比例空崗情況,按規定開展2023年的職稱評聘工作。

    正高級講師和正高級實習指導教師的職稱評審工作由省教育廳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組織實施。

    (三)各地各校對改革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對工作過程中相應的政策規定、工作程序等提出意見和建議,特別要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解決辦法,形成書面材料報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五、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校要充分認識到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改革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層層抓好落實,確保改革順利有序推進。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發揮綜合管理職稱改革的職能作用,主要負責政策的制定等相關工作;教育行政部門和中等職業學校要做好改革的具體組織實施。要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職稱過渡中原則上不再讓教師個人提供證明材料,減輕教師的非教學工作量。要建立健全完善評聘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和廣大教師的監督作用,確保評聘工作公開、公正、規范、透明。要妥善做好新舊政策的銜接,深入細致地做好政策解釋、輿論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確保教師隊伍的穩定。

    (二)改革中遇到重要情況,請及時報省教育廳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查看下載相關附件

    來源:云南省教育廳編輯:鄭明皓

    標簽: 職業高中 專業技術 中等專業學校

    • 標簽:職業高中,專業技術,中等專業學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