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專題 >

    粵劇春班:從鄉土民俗到文化盛宴

    南方日報 | 2025-04-11 14:36:39

    今年3月底,隨著粵劇《梨花情》在廣州番禺區新水坑村文化中心落下帷幕,廣東粵劇院這場歷時三月、跨越多省的超長“文化馬拉松”順利收官,累計演出60余場,觀眾近百萬人次。

    與此同時,廣州粵劇院在湛江吳川博鋪街道文化活動中心連演四場,以集齊六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超強陣容,為本次春班畫上圓滿句號。

    從繁華都市到阡陌鄉野,從春晚舞臺到村口廣場,這個春天,粵劇人以戲為媒,譜寫一出粵韻“巳”起、城鄉共賞的動人篇章。

    ●南方日報 徐子茗

    春班紅火持續掀起“戲曲熱”

    3月末的番禺新水坑村,當蔣文端、文汝清等名家唱響《觀音情度韋陀天》,臺下既有黃先生三代同堂欣賞粵劇的溫馨,也有年輕人架著專業設備記錄舞臺的專注。

    現場不僅有本地戲迷,還有來自湛江、茂名、中山、佛山等周邊地區的戲迷,甚至浙江、四川的粉絲也不遠千里趕來。來自四川的戲迷小李特意請年假飛赴現場:“在短視頻看到下鄉預告,立刻買了機票,這場戲值得奔赴千里。”

    在2025年的春班中,這樣的場景不斷上演: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新年睇大戲演出火爆,小小的舞臺成為了新春佳節里最耀眼的文化地標;廣州大劇院里,曾小敏、文汝清領銜的《白蛇傳·情》風靡全場,各地戲迷打“飛的”追星;化州鄉村廣場上,青年演員的《五女拜壽》《真假美猴王》掀起“觀劇”熱潮;廣西蘇木山村五晚連臺,從“銀發戲友”到“Z世代”,三萬民眾“撐爆”現場,戲臺前攢動的人頭與臺上好戲交織成畫。

    2025年初,廣州粵劇院下轄的廣州粵劇團和廣州紅豆粵劇團深入茂名電白、化州、湛江吳川以及廣西合浦等多地,為各地送去65場精彩紛呈的春班演出,惠及觀眾近20萬人次。特別是從1月30日至2月19日的新春期間,短短20天內,兩團成功演出33場,以平均每日1.65場的高密度演出頻次,將高水準的文化藝術盛宴送至基層群眾的家門口。

    廣東粵劇院一團團長文汝清感慨道:“在城市劇場演出,有3000名觀眾就很不錯了,今年下鄉演出,每場觀眾都有1萬到2萬人。粵劇是我們的鄉音,也是鄉愁。我們希望用最精湛、最用心的演出,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記憶,讓年輕一代也能感受到傳統藝術的溫度。”

    社交媒體助推傳統戲曲“破圈”

    “現在的青年演員,既擔得了戲,也能玩轉短視頻!”戲迷們驚喜發現,今年春班處處躍動著青春身影。

    “00”后演員譚清怡、蘇美琪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與京劇、越劇、川劇等多劇種跨界合作,以戲曲小品的形式演繹《白蛇傳》,向全球觀眾展示了粵劇的獨特魅力。90后吳碧君、黃文意,80后黃春強、梁曉瑩等青年演員也在各大春晚舞臺上表現出色。

    越來越多的粵劇新生代們亦在春班中擔綱主演。他們在傳承經典的同時,積極創新表演形式,為村民帶去更加多元化的劇目,吸引了更多觀眾關注粵劇。

    春班的星光不僅照亮舞臺,更激活了年輕觀眾的文化DNA。隨著劇目、演員的“出圈”,越來越多的年輕戲迷打“飛的”跟著劇團下鄉,自發為演出做宣傳。“跟著粵劇去旅行”成為00后新社交,春班期間相關短視頻播放量破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適逢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誕辰100周年,廣州粵劇院在春班期間創新性地開展了線上直播活動,首次向全球觀眾呈現了“紅派藝術進鄉村”暨經典粵劇《搜書院》的精彩演出。

    此次直播借助媒體平臺實現了全球同步直播,吸引了超過40萬人次觀眾在線觀看。這不僅為粵劇藝術的傳播開辟了新路徑,更讓全球觀眾得以領略粵劇經典與“紅派藝術”的獨特魅力。

    臺上臺下的青春接力,讓粵劇這一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蓬勃生機;讓春班在一代又一代的粵劇人和觀眾的互動中延續活力。

    演出生態變化促使民俗升華

    隨著演出周期的拉長、輻射范圍的擴大,春班的演出生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助推粵劇從鄉土民俗升華為全民共享的文化符號。

    據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介紹,今年廣東粵劇院的春班演出足跡覆蓋粵西、珠三角及廣西合浦等地,實現粵桂兩地深度聯動;吸引了新疆、北京、上海等地戲迷跨城追劇,甚至海外華僑專程返鄉觀演,實現了藝術輻射力與影響力的全面升級。

    此外,春班舞臺上,不僅有《刁蠻公主戇駙馬》《柳毅奇緣》等經典劇目重現傳統程式之美,更有《白蛇傳·情》《譙國夫人》等新編力作以創新唱腔、舞美與敘事吸粉無數,重構傳統藝術的新表達。

    今年春班周期從傳統春節延伸至3月下旬,歷時三個月。演出戰線的拉長,讓戲迷們得以在看戲之外,深度體驗當地民俗文化活動、打卡旅游景點。涌動的人潮“引爆”當地鄉村,進一步助力農文旅融合。

    “春班和廣東的民俗有著坐在課堂和書齋里想象不到的精彩。”中央戲劇學院在讀博士生王萬章今年跟隨大大小小的粵劇團,前往茂名、吳川、化州一帶觀看了15場春班。她認為,粵劇的活態傳承和廣東地區鄉村禮俗有發展上的互構互促關系;春班成熟的組織模式,體現了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理念。政府主管部門、各類性質粵劇院團、各地村兩委、鄉賢這些多元行動主體在保障鄉村基層演出、促進地方戲曲藝術繁榮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戲曲研究專家、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董上德認為,春班演出對應的是鄉間民眾對粵劇的由衷喜愛和熱切期盼,這對于滿足粵劇觀眾的娛樂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年青粵劇觀眾、普及和傳播粵劇藝術都是十分積極的,有著難以估量的文化意義。

    “對于演出團體而言,一個時間段里的頻繁演出,可以磨練演員,增強舞臺實踐,提升演出水平,因為演出效果良好可以刺激演出市場,良性循環,優化粵劇的演出環境,提升粵劇的市場效益。”董上德說。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