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際博物館日|“網紅”變“長紅” “雙向奔赴”讓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2023-05-18 16:35:11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 宋雪)從1905年張謇創建中國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到1983年中國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再到全國已有數千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如今,民眾對文博的關注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據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計,我國博物館2023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五千萬人次,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一級館均達到游客接待上限。“博物館熱潮”已成為文化現象,“打卡博物館”也已成為旅游風尚。

    大熱或小眾 都有可能“一票難求”


    【資料圖】

    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大型文博場所熱度居高不下。今年以來,攜程平臺上預訂量最高的景區類目中,博物館、展覽館超過動物園、主題公園,從去年第四名躍升至第一。去哪兒大數據也顯示,今年文博類相關景區門票銷量同比2019年增長3倍。在大眾點評2023“必玩榜”入榜場所中,上海博物館、蘇州園林博物館等文化類目的地占據近200席,上榜數量同比增長近130%。

    和近期爆火的“特種兵式旅游”一樣,年輕人也熱衷于在互聯網上曬出自己的博物館打卡體驗,文博游儼然成為“網紅”。如何從“網紅”變成“長紅”,如何發動整合社會力量,從而吸引各類受眾成為眾多博物館思考的問題。

    上海博物館在積極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也致力于讓中國觀眾了解世界各地的優秀文化。與英國國家美術館合作推出的特展“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接待觀眾超42萬人次,深受歡迎。為滿足觀眾觀展要求,5月7日0:00-24:00,上海博物館舉辦“今夜無眠·上博十二時辰藝術嘉年華”活動,建館以來首次全天候開放,24小時不打烊。“上海博物館凌晨排長隊”登上同城熱搜話題榜,有不少觀眾凌晨就開始在門口排隊等候入館。

    “此次特展拉動上海文旅消費達1:15左右,遠超國際1:6的慣例。”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向記者介紹,觀眾中50歲以下的占85%,10-30歲的占40%;50%以上觀眾來自外省市,境外觀眾近6000人。通過上海看世界,讓世界看上海,將成為上海博物館重要的努力方向。

    除了游客耳熟能詳的大型博物館,一些特色、小眾博物館熱度也在不斷攀升,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該館資訊服務中心主任周向東向記者介紹,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是北京市第一家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設立的非遺主題博物館,也是中國第一家由近百位工美大師和非遺傳承人歷時十年攜手打造的匠心博物館。其主體建筑“承恩寺”為明代古建,被稱作“北京最神秘的寺廟”。館內收藏包括金漆鑲嵌、花絲鑲嵌、景泰藍、牙雕、玉雕、雕漆、京繡、宮毯在內的燕京八絕工藝精品及古代木雕、根雕、石雕等工藝藏品數百件(套)。

    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

    相比其他大型博物館,燕京八絕博物館是近幾年才成立的新館,面積也不算大,但記者發現,該館在大眾點評上的好評度不亞于其他久負盛名的博物館,甚至“一票難求”。不少游客留言感嘆“陳列讓人嘆為觀止”“體驗感非常好”。“唯有創新與轉化才是對非遺最好的傳承,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的建立,是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下的探索與結合。游客可以來探究神秘的明代寺廟,感受極致的皇家技藝。沉浸融入的場景與空間,帶來的是文化傳承的精神盛宴。”周向東說。如今,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已成為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新的文化地標,也是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出游勝地。

    漢服打卡、背詩免票、延遲開放 新鮮玩法豐富體驗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近年來,不少博物館不僅局限于節假日免門票,還推出漢服體驗、背詩免票、延遲開放等舉措,進一步豐富游客的文化體驗。

    5月18日—5月21日,晉祠博物館將舉辦第四屆國風文化節,身著漢服的游客即可免費入園暢游。而洛陽博物館一場“穿漢服走進洛陽博物館”的直播活動,讓文物和年輕人的生活跨界聯動。館長李文初攜手服飾史專家,從漢服與露營的角度篩選有趣的文物,用有趣的表達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讓“沉睡”的文物和歷史變得觸手可及。

    身著傳統服飾參觀的游客(來源:CFP)

    今年春節,安陽湯陰岳飛紀念館內游客絡繹不絕,游客只要在岳飛廟門前背誦《滿江紅》,即可免門票。記者從湯陰岳飛紀念館了解到,這項活動開展以來深受廣大游客歡迎,該館決定持續開展下去。無獨有偶,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決定將“背誦曹操詩歌免費入園”活動進行常態化運營,并調整活動規則,形成 “魏武詩會”。根據最新規則,游客背誦曹操詩歌兩首,可獲得門票5折優惠券;背誦四首,可獲得免費門票。

    此外,為了給游客帶來更立體的體驗,越來越多博物館探索延時開放相關舉措。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博單位在國際博物館日開放夜間服務。北京的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鐵道博物館等30余家博物館也積極探索延時開放服務模式。

    推出免票福利,增加開放時間的同時,新趨勢、新場景、新技術成為博物館游的新風向標。年輕游客偏好更具有社交價值和人文價值的博物館,AR技術、人工智能語音技術讓游客的體驗更佳,而文化IP建設也讓游客更全面地了解一座博物館。“博物館應該從‘以物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轉化,這是市場化的前提。”攜程集團CEO孫潔表示。

    隔空對話、反向種草 文創“俘獲”年輕觀眾

    從一直熱賣的故宮日歷,到各大博物館推出的文創雪糕;從近兩年走紅的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到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玩偶,博物館文創熱仍在持續。

    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2020年發布的《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顯示,文創消費年輕化趨勢明顯,1990年后出生的消費者占比超53%,其中“95后”占比達30%。由此可見,年輕一代已成為文化消費的主力人群。通過打卡文化地標,購買文創產品,他們實現和歷史的隔空對話,甚至反向“種草”相應的博物館、景區。

    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來源:CFP)

    博物館文創愛好者小徐向記者講述,年輕人鐘愛文創,不僅因為方便打卡拍照發朋友圈,更因為其背后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比如我看到丑萌的馬踏飛燕玩偶,就很想去甘肅省博物館了解下真正的‘馬踏飛燕’。很好奇它出土于哪里?為什么會是這個造型?”

    當下,電商平臺已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越來越多博物館在電商平臺上掀起文博直播熱潮,寓教于樂的同時推介文創產品,吸引了大批粉絲。

    在眾多博物館中,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頻頻出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河南博物院天天爆滿,除展覽之外,打動觀眾的亮點體現在社教、古樂和文創。各種館際跨界融合式文創活動,不僅讓觀眾選購到心儀的文創產品,更讓“穿越”“聯動”成為博物館“俘獲”年輕觀眾的關鍵詞。

    在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看來,文創熱的背后是因為找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契合點,讓文物“潮”起來、“活”起來、“動”起來,瞬間喚醒人們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產生情感共鳴。“‘活’起來、‘潮’起來的,不單單是文物,更是我們心中泛起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如今,珍稀文物不再束之高閣,也不僅是書本上塵封的記憶,它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傳統文化也因此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爛的光芒。博物館熱潮持續的背后,折射出深厚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也體現了文物、文化與觀眾的“雙向奔赴”。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