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首頁 > 行業 > 正文

    王傳福一統天下,分封18路諸侯?

    2023-08-11 08:02:56來源:手機網易網  

    作者:普子胥

    出品|網易科技《態℃》欄目


    (資料圖片)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如果允許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說一句符合他歷史定位和性格特征的話,莫不如是。

    “曾經,我們也怕等不到春天?!?/p>

    而在比亞迪第500萬輛車交付現場,笑容滿面的王傳福,在先前演講中無不動情地回憶往昔,金句頻頻。

    如此感性的王傳福,與他強勢的“技術狂人”舊有形象,形成鮮明反差:在許多時候,他作風強硬,敢于公開向廣大同行發炮;他說一不二,數次豪賭,主導了比亞迪20年來數次重大轉型,膽識過人。

    而在昨天,8月9日,回憶起20年來比亞迪發展故事,王傳福一度淚灑現場。似乎鐵漢也有柔情時分。

    一、王傳福一統江湖,分封各路諸侯?

    感情真摯、故事曲折、格局廣大、情懷拉滿,這是比亞迪500萬輛車落地后,這家公司所營造出的獨有氛圍。

    在比亞迪一則時長不到3分鐘的宣傳視頻中,比亞迪拍出了中國汽車萬川入海,篳路藍縷:畫面中,眾多車企代表車型相繼登場,隨著鏡頭轉換,儼然一副中國汽車行業記錄片的觀感。

    比亞迪全球總部廣場中央,又有13輛新能源汽車一眾排開:一汽、東風、奇瑞、吉利、長城、長安、廣汽、上汽、蔚來、小鵬、理想,各家代表車型陳列其中,而比亞迪的“海豹”與“漢分列兩邊。

    而在13輛車的背后,赫然伴有9個大字:“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p>

    “造車之路很難走,但是我們堅持走了20年,這是比亞迪造車的故事,也是中國品牌造車的縮影?!?/p>

    而在大會現場,王傳福談及20年來比亞迪數次重大轉型、曲折破冰過程時,數次哽咽,表示比亞迪在做一道證明題,證明在這條無人走過的道路,比亞迪可以。隨后話鋒一轉,將主題上升到民族品牌的高度:“比亞迪可以,新能源車可以,中國汽車可以?!?/p>

    這大有一種專屬于“強者”的自信,比亞迪已隱隱然以中國品牌“老大”自居。事實上,比亞迪的強勢肉眼可見: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600多萬輛,而比亞迪一個品牌,截至今年8月初,就創造了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

    而做到這一切,王傳福帶領身形逐漸龐大的比亞迪,其奔跑的速度甚至沒有一絲停緩:從1到100萬輛,比亞迪用了13年,從100萬輛到300萬輛,用了18個月。而僅僅9個月時間,比亞迪完成了從300萬輛到500萬輛的跨越。

    可值得玩味的是,在今年4月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王傳福也曾毫不客氣地指出:“汽車市場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只有在快的過程中才能超車?!?/p>

    而經過幾年的洗牌,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正在加劇:大魚是誰,小魚是誰,形勢已經逐漸明朗。

    二、表面兄弟很多,誰能對號入座?

    中國新能源車企各大掌門,或許是一群情感表達比較矛盾的群體。

    在增量大于存量、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增長的時間里,各大車企創始人時常密集出現在各大論壇,彼此勾肩搭背,笑臉相迎。

    2005年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年滲透率才突破1%。而從2020年起,中國新能源滲透率連續兩年翻倍增長,2023年上半年滲透率已經到了32.4%。

    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到全球第一,甜蜜的日子成為主流。

    不過,剩下7成市場仍掌握在燃油車手中。不僅如此,中國乘用車市場、乃至世界市場占據主流的仍然是油車:當下,全球仍有十幾億油車的保有量。

    因此,如何加速取代,如何此消彼長,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槍口正在一致對外:例如,當下中國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50%,而在2008年,這一數字僅為28%。

    而這樣迅猛的增長勢頭,近年來絲毫未減。事實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從1到1000萬輛,用了14年。從1000萬輛到2000萬輛,只用了不到一年半。

    然而,中國新能源市場為全球增速最快、市場體量最大的同時,也成為了品牌最為密集、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即使這不是零和博弈,但沖突仍然無法避免。

    一個直觀的事實是,2018年《華爾街日報》就曾感嘆于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品牌的數量之龐大。彼時,國內汽車品牌一度高達478家。然而到了2023年,新能源車企與傳統車企加到一起,不過百家。

    這也意味著,在數年時間中,幾百家車企在你死我活的競爭中,被毫不留情地擊倒。

    “中國車企會從一百多家變成十幾家,進行淘汰賽?!?strong>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曾如是說道。

    而在各類消亡的品牌中,除了交付困難、資金問題、生產資質、政策變化、造車策略、經營方式等問題外,引發品牌消亡的核心原因,則在于激烈的行業競爭。

    而這也直接導致時間越往后走,曾經稱兄道弟的新勢力,紛紛撕下溫情的面具;

    國產品牌老大哥和新一哥之間,明里暗里的爭奪,則激烈進化成一場又一場令人咂舌的火拼。

    三、競爭無處不在,沖突才是主流

    競爭無時不在發生,尤其容易爆發于沖突更為直接、露骨的微博“戰場”。

    一個直觀的例子是,曾經“兄友弟恭”的新勢力諸位,則因為銷量起伏、彼此逐漸拉大差距而互相內涵和嘲諷。

    你好就行了,你好你可以說你好,但是你不能說你好的時候非得把別人踩一腳,這太沒有品位了。

    今年6月,哪吒汽車CEO張勇火力全開,直指某些車企說話像西方列強一樣:“咱們汽車行業原來我覺得很文明,怎么現在越來越不文明了。大家越來越像原來的互聯網企業,你把我搞死,我把你(搞死),數一數二、不三不四了。”

    引發此次嘴炮的原因,大概率源于當下仍在微博持續輸出的理想CEO李想,彼時,他連發數條微博對“友商”指點江山:李想談及到國內的對手銷量僅是“三瓜兩棗”,還拋出了“15%毛利潤率是及格線”等觀點,一舉引發眾怒。

    而這僅僅是一個縮影。

    事實上,今年早些時候,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新一哥”比亞迪,就曾與“老大哥”長城汽車爆發了激烈沖突,引發軒然大波。

    彼時, 長城汽車發布聲明,劍指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并就此問題向國家有關部門實名舉報,屆時輿論沸騰。

    兩大國產車企針鋒相對,火藥味十足,雙方臉皮撕破,似乎不再有回旋余地。

    事實上,長城彼時舉報的比亞迪秦PLUSDM-i與宋PLUS DM-i為比亞迪爆款車型。比亞迪秦PLUSDM-i月銷量穩定在4萬輛以上,而比亞迪宋PLUS DM-i在2022年一年的銷量就有24萬。

    然而,2022年連續拿下SUV11年銷冠寶座的長城 哈弗H6,則被比亞迪宋拉下馬來,不再是國產一哥。

    而憑借比亞迪宋對長城哈弗H6的超越,也成為兩家國產車企位置與地位更迭,矛盾爆發的極致縮影:2022年,長城2022年銷量雖然繼續突破百萬,但同比下滑17%;而在這一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為186.35萬輛,同比大增208.64%,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地位變化,也讓雙方不再心平氣和。

    此前,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曾表示:“本應該抱團取暖的階段,卻有人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侵蝕著來之不易的肥沃土壤。特別是在各類社交媒體平臺上,長期存在著一些不良之風?!?/p>

    “此前只要有直接對手的新產品上市,新聞下經常一些負面評論貶低競爭對手產品,并抬高比亞迪。”而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長城先前發布會,指的友商是誰,不言而喻。

    值得玩味的是,比亞迪在先前,就曾高調表示,如果發現有水軍“攻擊”、“抹黑”,可接受實名舉報。

    四、誰銷量高、誰拳頭就更硬

    過去數年,新能源汽車行業,誰銷量高、誰聲音大,誰的拳頭和嘴就更硬,這幾乎已經形成了行業共識。

    事實上,汽車無疑是規模效應異常凸顯的行業。一旦車企銷量上揚,技術、研發、產業鏈等成本會逐漸分攤,邊際成本就會迅速下滑,利潤會指數級增長;而車企在上游供應鏈體系中則更具話語權,產能能夠充足保證,消費者信賴其市場保有量,也會傾心購買,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一個直觀的例子是,上世紀首創流水線生產法后,福特汽車年產量從1萬輛迅速突破到10萬+輛。其他汽車動輒兩三千美元的售價,福特只賣850美元,但其仍能具有較高的利潤。到了1927年,福特推出的T型車,售價更是低至290美元,福特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接近50%。

    此次大會現場,王傳福就曾動情地指出,2017年到2019年,比亞迪連續三年凈利潤大幅下滑,但即使在最艱難的2019年,只有19億元凈利潤的比亞迪,全年研發投入仍達到84億元。

    不過,直接引發比亞迪走出困境的因素,在于2020年后比亞迪銷量迅速激增,利潤迅速回暖。

    例如,2017年-2021年,比亞迪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0.66億元、27.80億元、16.14億、42.34億、30.45億。而2022年第三季度,這家公司銷量激增,比亞迪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上升2.92%至15.89%,第三季度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11億元。而僅僅第三季度,其凈利潤便突破50億。

    然而,這頭“巨象”的腳步甚至還變得更快了。不僅如此,比亞迪的輻射范圍也正在持續變大。此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10萬至20萬元的產品價格中比亞迪有定價權。

    而到了現在,比亞迪目前已經初步實現10-100萬元區間各個細分市場的產品覆蓋。

    這也意味著,在不同價格級別市場,不管是否愿意,中國其他車企都需要直面比亞迪的直接競爭。或許,比亞迪最大的對手已經不是其視頻渲染的眾多車企。但這些車企,仍要直面這尊龐然大物:如果大象轉身,一不留意,誰會成為下一個被傾軋的對手?

    “中國汽車市場或許是世界范圍內最‘奇葩’和包容的。”此前,業內人士曾對網易科技表示,世界范圍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市場像中國這樣,有這么多的車企,中國也根本不需要這么多的品牌。

    某種程度上說,根植于地方產業政策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了十多年來雨后春筍的新生與消亡后,仍能大膽預見的是,未來,彼此間的競爭仍會激烈,糾纏仍會繼續。

    而當一家車企實力已然超過行業各個玩家、對后進者張開臂膀,當王傳福如此“溫情”大會群雄的時刻,或許也將逐漸減少。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国产人成网站在线电影动漫|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韩国—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www.91亚洲|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 亚洲ts人妖网站|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