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覺三夏盡,時序已新秋
這個秋天
昆明動物園變身
(資料圖)
“城市花園美術館”
快帶上親朋好友
一起來打卡!
近日,“昆明市2025年園林綠化職業技能競賽”在昆明動物園舉行,20支參賽隊伍以“春城花景·萬物共生”為主題,在園內“種”出了一個個“迷你秋天”……
下面來一睹為快吧
↓↓↓
此次技能競賽中,昆明動物園參賽的花境作品名為《秋韻花語》,以“秋來無聲,韻有形”為靈感,打造出充滿童趣與詩意的微縮生態景觀。
“主體花卉選用繡球‘王者’無盡夏,它象征著夏季綿延的生命力,而漸變的花色也呼應著季節的流轉。”昆明動物園園林高級工程師黎江南介紹。《秋韻花語》這組花境作品還搭配了翠菊、銀葉菊、鳳仙花、黃金寶塔等植物,共同渲染出秋日的絢爛與寧靜——淺紫、銹紅、金黃、銀灰……仿佛把秋天的山野與霞光都揉進了一方小園中。
最特別的是,花境中還巧妙融入了大熊貓元素,動物與植物和諧共生的場景,恰是動物園花境獨有的魅力。正如詩云:“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我們雖未覺三夏已盡,秋風卻已悄悄吻上葉片,寫下了一首屬于自然的詩。
什么是花境?
一場“野趣”與“藝術”的相遇
如果你常逛公園、親近自然,或許曾注意到一些特別的花卉布置,它們不像傳統花壇那樣整齊劃一,反而更像“野生的花園”,高低錯落、色彩斑斕,充滿自然野趣,這就是“花境”(Flower Border)!
花境源于對自然生態的模仿與再現,它不像傳統花壇那樣追求整齊劃一、幾何對稱,而是營造出一種自然野生的狀態。黎江南說:“這種造景方式模仿的是自然界中林地邊緣、河岸地帶多種植物共生共長的生態景象。”
在設計上,花境注重植物的層次搭配,通常由低矮的地被植物、中層的觀賞花卉和高大的背景植物組成,形成錯落有致的立體景觀。更重要的是,花境多以多年生植物為主,能夠隨著季節更替呈現不同的景觀效果,展現出自然界的時序變化。
“對于來逛動物園的游客而言,花境提供了獨特的觀賞價值。”黎江南表示,花境豐富的植物種類和層次結構創造了多角度的觀賞體驗,游客可以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欣賞到迥異的景致,遠觀可見整體色彩搭配之美,近觀則可細細品味每種植物的獨特形態。其次,花境與動物展區相得益彰,既美化了動物生活環境,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貼近自然的觀賞背景。
花境持續開放中!
歡迎你來打卡~
這些花境景觀的營造與維護,離不開園藝工作人員的精心設計與辛勤付出。
從清晨選苗、定位放線,到搬運介質、栽植調整;從一鍬一土的精細“節奏”,到一花一葉的審美把控——他們彎腰俯身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對“工匠精神”的踐行。比賽雖已結束,但他們對花境的養護與管理才剛剛開始。澆水、修剪、補植、防治病蟲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仍將守護這片秋日花園,讓游客感受到最鮮活的秋日氣息。
目前,昆明動物園內《秋韻花語》《水韻呈祥》《螳川流韻處》《風起春城——萬物共生》等20組參賽花境作品將長期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