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北碚水土街道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通過AI賦能全面提升竹溪河重點河段的防溺水、禁漁監管及生態環境監測等多維度管理能力,加速推動河長制工作提質增效。
為強化關鍵區域管控,水土街道河長辦聚焦竹溪河沿岸深水區、垂釣聚集區等重點點位,科學布設20臺高清智能攝像頭,實現2.5公里河道24小時全天候“零死角”監控。
水土街道河長辦工作人員楊媚告訴記者,這些設備集成紅外夜視、水位識別、動態捕捉等功能,借助AI算法可自動識別人員落水、違規垂釣、非法捕撈等異常行為,真正實現“人在岸上走,事在屏中辦”,讓智能攝像頭成為巡河的“鷹眼”。
在數據整合與協同治理方面,街道河長辦依托“141”基層智治平臺,將所有監控數據實時歸集,同時與公安、應急、水利、農業執法等多部門實現數據共享、事件共治,構建起“發現—交辦—處置—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這一舉措持續提升河流管護的實戰效能,推動管理模式從“人海戰術”向“智慧戰術”轉變。
同時,為破解“攝像頭夠不著、人巡走不到”的盲區難題,水土街道河長辦正加緊調試5G無人機,計劃通過高空“CT式掃描”對河道進行全方位監測,并將畫面實時回傳指揮大廳,逐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探、河邊巡、屏前管”的立體化巡河新格局。
下一步,水土街道河長辦將持續用好“智慧河長”系統,探索更多數智賦能應用場景,努力讓更多河流在數字世界“孿生”、在現實世界“重生”,聚力打造“空—天—地”一體化智慧河長示范段,用科技之筆繪就“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新時代幸福河湖畫卷。
記者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