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鑫和摩根士丹利“分家”后,又拿下一張業務牌照。
2月25日,華鑫證券順利拿下投行保薦牌照。去年已取得了債券承銷、債券自營牌照。此前證監會因分管投行副總經理下達反饋意見。
中山證券前總裁胡映璐出任華鑫證券分管投行的副總經理,是一大看點。胡映璐于2021年2月4日正式加盟華鑫證券。債券承銷業務是中山證券的優勢業務,但也曾因風控合規問題多項新增業務被罰暫停一年。
華鑫證券一直以金融科技為公司發展核心戰略,投行雖然是短板,但也需要發展起來探索差異化道路。2021年,華鑫證券債券承銷總金額99.06億元,比2019年增加超過20億;共承銷58只債券,比2019年增加一倍多。
拿下保薦牌照
2月25日,證監會核準華鑫證券保薦業務資格。根據2020年報,華鑫證券擁有經紀、資管、自營、信用、債券承銷等業務資格。此番獲批后,華鑫證券就獨立擁有了投行業務資質。
作為一家成立21多年的券商,華鑫證券之所以最新獲批投行保薦牌照,是由于合資子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逐漸被外資控股,華鑫證券則“另起爐灶”,謀求投行業務牌照。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成立于2011年,從事證券承銷保薦業務,由華鑫證券和摩根士丹利合資設立,初期由華鑫持有公司三分之二的股權,摩根士丹利則持有剩余的三分之一。
隨著金融對外開放力度逐漸增強,摩根士丹利逐漸增加證券公司持股比例,以實現控股。2017年至2021年底,摩根士丹利先后三次增資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逐步取得控股權,于2021年10月份將其正式更名為摩根士丹利證券。根據天眼查最新數據,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士丹利證券94.06%股份,剩余5.94%股份由華鑫證券持有。
隨著摩根士丹利逐漸控股,華鑫證券則加緊了業務牌照的申請。2020年9月份,深圳證監局核準華鑫證券增加債券承銷、債券自營業務資質。次月,華鑫證券保薦業務資格的申請獲證監會受理,截至獲批僅歷時五個月。2020年12月4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批準了公司債權融資計劃副主承銷及承銷機構資格。
胡映璐成為華鑫證券副總經理
華鑫證券分管投行的副總經理是中山證券前總裁胡映璐。根據公開資料,胡映璐生于1971年12月,碩士學歷,早在2004年就加入中山證券,曾任中山證券研究所副經理、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質量控制部總經理、投資銀行管理總部總經理、總裁等職務,是不折不扣的“老中山人”。
債券承銷是中山證券的優勢業務,且一直被公司重點發展,2019年,中山證券債券主承銷傭金收入4.44億元,排名第13位。但隨著市場風險暴露、公司風控合規水平影響,中山證券接了不少債券罰單。
2019年10月23日,中山證券因債券承銷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內核環節把關不嚴、防范利益沖突管理機制不到位等情形,以及部分資產證券化項目存在監督檢查基礎資產現金流不到位的情形,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行管監管措施。
2020年8月19日,因公司審批流程不執行、印章管理混亂等原因,中山證券被責令限期改正,被罰暫停新增資管、新增股質、新增兩融等部分業務一年,包括董事長林炳城、總裁胡映璐在內的部分高管績效獎金被罰退。同日,深圳證監局對多位高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
2020年8月21日,中山證券大股東錦龍股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免除了林炳城、胡映璐等四人董事職務,免除胡映璐中山證券總裁職務等。此次臨時股東會遭到了部分小股東強烈反對。
投行是短板
2021年2月4日,胡映璐開始擔任華鑫證券副總經理。從胡映璐的任職履歷來看,他是投行出身且有多年分管投行經驗,恰好填補華鑫高管層對投行業務的空缺。
相比于中山證券,債券業務是華鑫證券的短板,2019年僅有1529萬元債券主承銷收入,排名第80位。根據wind數據,2021年,華鑫證券債券承銷總金額99.06億元,比2019年增加超過20億;共承銷58只債券,比2019年增加一倍多。
截至2021年1月22日,華鑫證券目前的保薦代表人數量為零,而摩根士丹利證券則有12名保代人員。
從華鑫證券的業務結構來看,自營、經紀業務并駕齊驅,是公司創收的主要來源,而投行業務無疑是短板。
根據華鑫證券2021年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35億元,其中,投資收益7.54億元,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7.96億元,利息凈收入1.54億元,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19億元,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7306.75萬元。
華鑫證券董事長俞洋曾提到,公司制定了以金融科技引領業務發展,將資本、人才聚焦金融科技,并以此向專業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戰略愿景。然而在券業普遍強調綜合金融服務的當下,華鑫證券同樣需要投行業務的支撐,來探索差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