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冬奧雙城記】雙奧之城自信從容

    2022-02-04 12:02:04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從2008年到2022年,北京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雙奧之城”。

    舉辦兩屆奧運會,不僅給北京帶來巨大變遷,讓雙奧元素深度融入城市建設,更加速推動首都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冬奧場館成新地標

    夜幕降臨,在北京中軸線北部的延長線上,盈盈欲舞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借助閃爍轉換的七彩燈帶,展現出精彩紛呈的動感影像,詮釋著“雙奧之城”的魅力。在北京西部,經歷了從火到冰、從廠到城的首鋼園涅槃重生,實現華麗轉身。

    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指引下,北京冬奧籌辦工作穩步推進。一批高顏值又充滿科技感的冬奧場館,吸引眾人目光,成為首都發展的新地標。

    最近,國家游泳中心完成“水冰轉換”,五棵松體育中心實現“冰籃轉換”的延時攝影收獲無數網友點贊。而這樣的突破性創新,在冬奧場館建設中屢見不鮮:通過建設創新,國家速滑館成為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索網結構體育館,首鋼滑雪大跳臺成為世界首座永久性滑雪大跳臺場館;踐行低碳理念,所有場館都達到綠色建筑標準,4個冰上場館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劑,建成超過5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

    北京冬奧會場館的建成與賽后利用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是北京冬奧會建設中又一個富有活力的“北京方案”。“北京冬奧會新建場館全部制定賽后利用計劃。標志性建筑國家速滑館1.2萬平方米的冰面,實現可根據需要分區域分標準制冰。按照設計,賽后可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冰壺等群眾性冰上運動。”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丁建明說。

    不僅如此,首鋼滑雪大跳臺作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臺場地,賽后將承辦國內外高水平冰雪賽事,開展大眾冰雪體驗和極限運動,結合工業遺存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后雪季將繼續舉辦高山滑雪賽事,為專業滑雪隊提供訓練場地,非雪季開展山地觀光和戶外運動,實現四季運營。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后將繼續作為比賽和訓練場地,承接和舉辦各類高級別相關賽事,開設大眾體驗項目,打造兼具大型賽事舉辦與大眾休閑體驗雙重屬性的特色場館。這些奧運場館將成為北京未來重要的體育、文化和國際交往交匯地。

    籌辦與發展正向而行

    充分利用北京夏季奧運會遺產是北京冬奧會節儉辦奧一大亮點,其中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善于“借用”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承擔北京冬奧會全部冰上比賽項目的北京賽區,僅新建“空白”項目場館國家速滑館和首鋼滑雪大跳臺,其他競賽場館全部利用北京2008年奧運會場館;延慶賽區沒有將賽區原有村落拆遷,而是提升改造為服務冰雪運動的特色山村。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的場館遺產,打造一批‘雙奧’場館。這些利用,尤其是對原有體育場館的改造,并不是簡單的功能轉換。我們在建設過程中保留了原有使用功能,同時注入了新的冬季運動使用功能。”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說。

    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亮相天安門廣場的冬奧中國結、街巷隨處可見的“冰墩墩”“雪容融”……當春節遇上冬奧會,北京新年的喜慶氣氛空前濃烈。而這座千年古城的城市運轉,也隨著奧運呈現出全新狀態:239.5公里的奧林匹克專用車道從1月21日起正式啟用;涉奧重點區域支付方式改造完成;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賽時車輛中占比超八成。

    “北京冬奧組委努力將籌辦工作與城市和區域發展緊密結合,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形成一批可持續成果。”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說。

    日前發布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城市發展遺產報告(2022)》顯示,奧運籌辦與經濟發展實現正向而行,相互促進。籌辦北京冬奧會,加速了首都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冰雪經濟、清潔能源借勢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顯著,綠色冬奧帶動北京綠色發展,北京市能源利用效率和低碳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在“科技冬奧”引領帶動下,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拓展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場景,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融合發展。北京冬奧會場館實現5G全覆蓋,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建設了5G室內分布系統。經過無障礙環境建設三年專項行動,冬奧賽事和服務保障相關區域、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區基本實現無障礙化。

    將大賽籌辦融入城市發展,融入生態建設、服務民生的大格局,北京冬奧會的牽引作用和輻射作用日益顯現。正如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所言,奧運效應不只是賽時的體育盛宴,也不僅局限于賽前的籌辦期,而是在更長時間為舉辦城市作貢獻,推動奧運會與舉辦地良性互動。

    基礎設施加速完善

    兩屆奧運會的舉辦,毫無疑問加快了北京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尤其是在保障冬奧籌辦順利推進過程中,一批環境、交通以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不斷建設與完善,不僅為冰雪運動及其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扎實的基礎條件,更全方位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辦為契機,北京市交通體系加速完善,基本形成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如今,北京軌道交通路網更加完善、公交線網更加優化、步行和自行車綠色出行環境更加友好,公眾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也在逐漸形成。

    丁建明表示,利用冬奧會籌辦契機,北京市建設了一張“冬奧綠色低碳的公交網”。隨著2021年年底北京地鐵11號線的開通,北京賽區所有場館實現地鐵覆蓋。通過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從北京北站至延慶站不到40分鐘,從延慶站乘擺渡車30分鐘內即可直達延慶賽區各個賽場。延慶賽區內部11條索道為運動員提供高山交通網絡,從小海陀山山腳下的延慶冬奧村抵達海拔2198米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出發區僅需30分鐘。

    伴隨冬奧籌辦和首都“四個中心”定位的明確,北京主動“瘦身健體”,開啟了由“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減量發展之路,特別是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以“繡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盤活存量空間資源、推動城市面貌全面提升。

    “圍繞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和重要聯絡線,北京開展了建筑物外立面、園林綠化、道路鋪裝、無障礙設施、架空線入地等方面的環境提升工作,涌現出了一批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冬奧街巷、冬奧社區、冬奧公園、冬奧景觀大道等城市風景,改善了群眾身邊環境。”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巖說。

    從夏奧到冬奧,從籌辦到舉辦,千年古都與冬奧盛會交相輝映,北京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國際化大都市正展現出“雙奧之城”的榮耀、從容與自信。豐厚的雙奧遺產,將讓“雙奧之城”繪就更加壯麗的豐收畫卷。(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標簽: 場館 北京 冬奧 冬奧會 籌辦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JIZZJIZZ妇女|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亚洲永久精品ww47|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