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馬宇兵 矯振勇 記者白云峰)為了應對今年春季低溫寡照、水稻生長不利,抓住水稻生長的關鍵時期,從7月中旬開始,在方正縣農業推廣中心及會發鎮鄉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現場指導下,20多架無人機對會發鎮4個行政村的6萬畝水田進行了使用新產品(水溶肥)、新技術(葉面噴施技術)、新機具(無人機)的化肥減量“三新”航化作業,預計8月中旬可完成兩遍噴施作業。
方正縣“三新”航化作業展示區是省級農業技術重點示范項目,示范面積6萬畝,分布在會發鎮愛國村、平原村、永豐村、新華村。第一遍噴藥時間在7月中旬,應用氨基酸水溶肥。第二遍噴藥時間在8月5日至10日,應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據農技人員介紹,使用植保無人機噴施葉面肥與傳統的人工噴霧相比,具有作業精準安全、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不損莊稼等優勢。一臺無人機每小時可噴施農田30畝左右,相當于30個人工同時作業,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同時可實現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經過“三新”航化作業,預計今年水稻一般增產幅度在6%至10%左右,每畝增產80至100斤,每畝增收效益120元至150元,方正縣示范區6萬畝水田可增收8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