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綜合 >

    司馬第大屋22天連發兩起火災 不知去路的300年古宅

    錢江晚報 | 2020-05-07 09:50:07

    300歲的司馬第大屋 一場火吞噬近半

    這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2天兩遇火警 如何保護與開發,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惑的難題

    大屋原來的外景

    大火后的斷壁殘垣

    大屋原來的內景

    大屋被燒得只剩框架

    位于溫州永嘉的司馬第大屋由三座四合院并肩組合而成,正房廂房共46個整間。如今,這里仍生活著12戶人家,一半是陳強、陳立勇這樣的陳氏原住民,一半是外來租戶。

    陳強曾舉起滅火器試圖滅火,卻毫無成效。三四分鐘后,他的房子就被火吞噬。

    20分鐘后,火焰已向四周擴散,將占地二十四畝的司馬第大屋裹挾在駭人的火焰中,被層層濃煙淹沒。

    十幾間祖祖輩輩居住的老宅,就這樣在他們面前化為灰燼。

    22天,大屋連發兩起火災

    關鍵時刻,消防栓沒派上用場

    50歲的陳強突然發現隔壁四五米外的房子“火已經上天了!”,他趕緊推醒熟睡的妻子,抱著孫女跑出家門。慌亂中,他3點54分撥出火警電話。

    一分鐘后,24歲的陳立勇也打了119——3點40分左右,他的母親就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陳立勇被喊了起來,邊報警邊將保險箱搬出去,“我媽趕緊去拔煤氣罐管子。慌忙之下沒拔掉,直接用刀把管子一砍,把煤氣罐搬了出來。”陳立勇回憶說,當時,不少鄰居都下意識地先把自家煤氣罐搬離了房子。

    陳強不是第一次撥打火警電話——4月12日,因一戶人家用柴生火,大屋西側剛發生過一起火災。

    古建筑怕火。2003年,芙蓉村就成立了一支由15位村民組成的微型消防站。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大屋公共區域一直有安放干冰滅火器與消防栓。永嘉縣文廣旅體局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每年都為芙蓉古村更新配備不少于300個滅火器,司馬第大屋每年更新配備約36個滅火器。在他記憶里,司馬第大屋經歷過兩次修繕,也對電線進行過兩次整改,包括電線入管。

    不少村民告訴錢報記者,4月火災后,大屋開始了消防整改。陳強說,每逢節假日,會有人來進行清理易燃雜物。不過,一些村民會把雜物搬進家里。永嘉文旅體資訊公眾號顯示,4月30日,永嘉縣文廣旅體局曾組建檢查組到芙蓉村古建筑群,督查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用火用電管理情況以及安全整改情況。

    這次整改過后沒多久,這場更嚴重的火災便突如其來,這座始建于康熙年間的建筑物遇劫。

    據陳強透露,火災發生后,芙蓉村的微型消防站很快便抵達現場。然而,位于大屋北側的兩個消防栓卻毫無用處,“可以出水,卻壞了,連接不上水帶。”

    陳立勇也說,當天,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家門外的消防栓沒有派上用場。

    他們不約而同地說起“如果”,并指向同一個結果——“如果當時消防栓好用,也許不會燒毀這么多建筑。”

    好在,芙蓉村微型消防站的撲救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火勢的蔓延,為消防救援大隊爭取了救援時間。

    4點14分,第一支專職消防隊到場。5點10分,這場大火終結,司馬第后退主屋及南首建筑都被保下了。

    傷心的,回不來的大屋與記憶

    糾結的,不知去路的300年古宅

    記者趕到時,是火災后次日,司馬第大屋仍彌漫濃烈的焦味,目之所及是斷壁殘垣。于4日5時30分起封閉。

    42歲的陳紅蹲在一片廢墟上。她一家幾代人都住在這里,幾年前才舉家搬遷到市區,可“很多老物件都沒帶走”。“我的太爺爺、爺爺留下了很多東西,包括奶奶的嫁妝都在這里。”她指著廢墟的一片角落說,“那曾立著一個銅鑲柜,帶銅鎖抽屜,還繪制著林黛玉葬花的巨幅圖,特別有紀念意義。還有好多古代鏤空的木果盤,以及影集、古畫,都沒了。”

    當她趕回芙蓉古村時,眼前的一切讓她難以置信,“看得都要掉眼淚了。那些承載兒時記憶的院落和門庭,那個完整的司馬第大屋已經回不來了。”

    “真是可惜呀!”陳光華說,如果沒有這場火災,自己本打算將一些老物件放進老房子的大廳供游客觀賞,“往年,每逢節假日,大屋里游客都擠得滿滿當當。”

    永嘉縣文廣旅體局表示,正連同相關部門全力做好火災受損情況和事故原因調查,待查清后,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陳立勇記得,自己讀小學時,司馬第大屋東大門的墻就掛上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

    占地面積近6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540平方米的司馬第大屋,是整個永嘉縣規模最大的民居之一。2005年,司馬第大屋隨整個芙蓉古村被列入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年后,芙蓉村古建筑群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幢歷史300年的古建筑,始建于康熙年間,由村人陳有佐和三兒子陳士鸞共建。因陳有佐曾授官奉直大夫、候選州司馬,他的宅邸很自然地被稱為“司馬第”。全屋三幢四合院各有出入門戶,院子間有夾道相連,內有15個中堂、6個天井、24個道坦、58間房屋,兼有花園、池塘、水井等。

    抗戰時期,大屋的第一進院墻和牌樓都已被燒毀;1975年,屋內聚星堂后左右側的原有金間、銀間以及五間書院,連同正門門臺又被焚。更不用提,南宋末年整個芙蓉村都被元軍放火燒盡。因此,芙蓉村于元末重建時,就相當重視防火抗災。全村坐西面東,引三條溪水流經村寨,按“七星八斗”格局規劃,村內有五個水碓、三處水池可用于滅火。

    司馬第大屋自營建之初,一直有人居住。據介紹,人多時,大屋內近50間房間都有人家。直到2002年時,仍有36戶居民。此后,少數幾戶搬去芙蓉新村,更多的人則像陳紅家一樣搬去縣城或市區。

    陳立勇一家也正準備搬去新村,可新房還沒裝修好,老房子先被毀于一旦,“老屋風景好,但居住條件并不好。”為改善居住條件,大屋周圍的一些空地上已蓋起一些新房。新房雜亂林立,陳立勇覺得,大屋早已沒有自己小時候那么古樸精致,褪盡了昔日輝煌。

    陳立勇說,“不少人家都希望將老房子推倒重建,蓋起新房。可大屋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允許拆毀。”這種矛盾一直困擾著這里的居民。

    “作為旅游景點,司馬第大屋的保護還缺乏明確定位。”陳光華建議說,老屋可以由村集體統一收歸,并安排統一的規劃設計,按照旅游景點標準進行改造提升。

    這是不少居民的共同期盼。陳強記得,十幾年前,當地鎮政府和村委也來調解過,提出讓大家搬遷,在司馬第大屋開發旅游業,“但當時的政策是讓我們先租房住,也沒有安排好以后蓋新房的地基,談不攏。”而后,此事不了了之。(記者 張蓉 俞任飛)

    (文內均系化名)

    • 標簽:司馬第大屋,300年古宅

    相關推薦

    媒體焦點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2048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